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黑芝麻

黑芝麻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黑芝麻


黑芝麻

“黑芝麻”在《中国药典》

“黑芝麻”在《中药大辞典》

“黑芝麻”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黑芝麻

  【拼音名】Hēi Zhī Mɑ

  【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

  【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

  【来源】本品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鉴别】(1) 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 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2) 取本品0.5g,捣碎,加氯仿10ml,浸渍2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芝麻素及β-谷甾醇对照品,加氯仿分别制成每 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醋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黑芝麻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炒黑芝麻 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有爆声。用时捣碎。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9~15g。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黑芝麻

  【拼音名】Hēi Zhī Mɑ

  【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

  【别名】胡麻子、脂麻

  【来源】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四棱形,稍有柔毛。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上部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全缘,中部叶卵形,有锯齿,下部叶3裂。花单生或2~3朵生叶叶腋;花萼长约6mm,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5cm。蒴果四棱状长椭圆形,长约2.5cm,上下几等宽,顶端稍尖,有细毛,种子多数,黑色、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栽培。主产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北。

  【性状】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

  【化学成份】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芝麻素(sesamin)、芝麻林酚素(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胡麻甙(pedaliin)、车前糖(planteose)、芝麻糖(sesamose)等。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芝麻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芝麻分黑白两种。除颜色不同外,形状大小一样,扁而微椭圆形,上大下小,有棱,略像菥蓂子,用指挤压有油性。治龙病、镇风,增加体力。”巴保说:芝麻性温、缓、凉、重,化味辛。生发,增生体力,涩尿,舒心,提升胃温,生培根、赤巴。让钧多杰说:黑、白芝麻均祛风,治龙病。

  【拼音名】Hēi Zhī Mɑ

  【别名】胡麻、巨胜、狗虱、乌麻、乌麻子、油麻、油麻子、黑油麻、脂麻、巨胜子、黑脂麻、乌芝麻、小胡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麻科植物芝麻的黑色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amum indicum L.[S.orientale L]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呈黄黑时采收,割取全株,捆扎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去除杂质后再晒。

  【原形态】芝麻,一年生草本,高80-180cm。茎直立,四棱形,棱角突出,基部稍木质化,不分枝,具短柔毛。叶对生,或上部者互生;叶柄长1-7cm;叶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1-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有锯齿或下部叶3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或稍被白以柔毛。花单生,或2-3朵生于叶腋,直径1-1.5cm;花萼稍合生,绿色,5裂,裂片披针形,长5-10cm,具柔毛;花冠筒状,唇形,长1.5-2.5cm,白色,有紫色或黄色采晕,裂片圆形,外侧被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黄色,呈矢形;雌蕊1,心皮2,子房圆锥形,初期呈假4室,成熟后为2室,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长2-2.5cm,多4棱或6、8棱,纵裂,初期绿色,成熟后黑褐色,具短柔毛。种子多数,卵形,两侧扁平,黑然、白色或淡黄色。花期5-9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栽培于夏季气温较高,气候干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藏高原外,各地区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扁卵圆形,长2.5~4mm,宽1.5~2mm,一端钝圆,另端尖,厚约1mm,表面黑色,有网状皱纹或不明显,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边缘平滑或有2圈凸起的棱线,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种皮膜质。胚乳白色,肉质,包于胚外成1薄层。胚直生,有2片大形白色的子叶,油性。气微弱,味淡,压碎后有麻油香气。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部分最外为1列栅状排列的圆柱形细胞,外壁略向外凸出呈圆头状,细胞中充满黑色素,并含一枚大型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系由大量小柱晶结合而成,向内为一列扁形细胞,壁薄,细胞腔内常见分散的小柱晶,再向内可见数层颓废的压扁的外胚乳细胞,内胚乳为3~4层薄壁细胞,多角形。子叶呈双面型,上表皮之下为圆柱形的栅栏细胞。胚乳与胚的细胞内均充满淀粉粒和脂肪油。

  粉末鉴别:黑灰色,油性,具香气。外种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细胞内充满黑色素,并含一枚大型的球状草酸钙结晶团,直径25~48μm。子叶及胚乳细胞类圆形,含大量糊粉粒。游离糊粉粒卵圆形,长3~7μm,内含一个球晶体及一个方形或多角形的拟晶体。脂肪油滴散在。

  【化学成份】黑芝麻种子含脂肪油可达55%,油中含油酸(约48%)、亚油酸(约37%)、棕榈酸、硬脂酸、花生油酸、廿四烷酸的甘油脂,并含芝麻素(sesamin C(20)H(18)O(6))、芝麻林素(sesamolin,C(20)H(18)O(7))、芝麻酚(sesamol,C(7)H(6)O(3))、维生素E、植物甾醇、卵磷脂等成分。尚含胡麻甙(pedaliin)、蛋白质及寡糖类、车前糖(planteose)、芝麻糖(sesamose)。以及少量磷、钾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c)、叶酸,烟酸、蔗糖、戊聚糖和多量的钙等。

  【药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种子提取物给大鼠口服,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但大剂量则降低糖元含量。

  2.促肾上腺作用:黑芝麻0.2ml/100g体重喂饲大鼠,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固醇含量。

  3.抗炎作用:灭菌的芝麻油涂布皮肤粘膜,有减轻刺激,促进炎症恢复等作用。

  4.致泻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

  5.对心血管作用:黑芝麻中的亚油酸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防治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养血益精;润肠通便。主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发、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风癞疬疡;小儿瘰疬;汤火伤;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浴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便秘 补肝 补肝肾 补益 补益肝肾 肠燥便秘 耳鸣 耳鸣耳聋 耳聋 火伤 瘰疬 润肠 润肠通便 乳少 湿疹 通便 头晕 头晕耳鸣 须发早白 养血 益精 益精血 痈疮 痔疮

黑芝麻


黑芝麻的功效 黑芝麻的用途 黑芝麻可以治疗 黑芝麻的用法 黑芝麻的用量 黑芝麻主要治疗 黑芝麻能够治疗的疾病 黑芝麻的用法 黑芝麻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黑水鸡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Hēi Shuǐ Jī   【英文名】Gallinule   【别名】鷭、江鸡、红骨顶   【来源】药材基源:为秧鸡科动物黑水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linula chloropus (Linnaeus
  • 湖北桑寄生

      【拼音名】Hú Běi Sānɡ Jì Shēnɡ   【别名】杂寄生、桑寄生、马桑寄生泡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灰毛桑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sutchuenensis (Lecomte) Danser var.duclouxi
  • “蚶”在《中药大辞典》 “蚶”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蚶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ān   【别名】魁陆(《尔雅》),魁蛤、复累、瓦屋子(《说文》),蚶子(《岭表录异》),伏老(《本草图经》),血蚶、毛蛤(《山东中药》)
  • 核桃楸皮

    “核桃楸皮”在《中药大辞典》 “核桃楸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   【出处】《中药志》   【拼音名】Hé Tɑo Qiū Pí   【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   【来
  • 衡州乌药

    “衡州乌药”在《中药大辞典》 “衡州乌药”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衡州乌药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Hénɡ Zhōu Wū Yào   【别名】矮脚樟(《中国药植图鉴》),木防己、十八症、九皮英、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