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海鹞鱼尾刺

海鹞鱼尾刺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海鹞鱼尾刺


海鹞鱼尾刺

  【拼音名】Hǎi Yào Yú Wěi Cì

  【别名】魟鱼刺

  【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尾刺。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syatis uarnak(Forskal)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取尾刺,洗净,晒干。

  【原形态】1.赤魟,体盘亚圆形,平扁,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一般重1-2kg,大者可达10-20kg,体盘长达1m,盘宽比盘长约大1.2倍。吻短,稍突出。眼小,眼球红与喷水孔等大。口小,波曲,口底具乳突5个,中间3个较大。外侧乳突细小。牙细小平扁,铺石状排列。幼体较光滑,头后正中有1个扁平结刺。成体自头后至尾刺前有一纵行结刺,约20余枚,肩区外各具结刺一短行,红1枚。眼后具一小群小刺,尾上几个结刺较大而尖利。腹鳍后缘平直,前后角均钝圆。尾细长,为体盘长2-2.7倍。上下方均具膜,上皮膜短而低,下皮膜明显延长。体赤褐色或绿褐色,大者色较深,于眼前、眼下、喷水孔上侧和后部及尾的两侧呈赤黄色;腹面白色,近边缘外橙黄色。

  2.花点魟,体盘宽达1.5m以上,重100余kg。吻颇尖,相当突出眼颇小,稍突起,眼球比喷水孔稍小。口小,波曲,口底乳突4-7个,近中部2个最显着。牙细小,平扁,具横突,上颌30多纵行。腹鳍颇狭长,在雌体较短宽,里缘与后缘连合,外角圆钝。鳍脚平扁,后端颇尖。尾鞭状,很长,约为体盘长的3倍以上,上下皮膜幸免消失。具尾刺,在尾刺以前的尾部具一平扁鳞片狭带,尾刺后的尾部密被尖细鳞片。体背黄褐色或灰褐色,密具黑褐色圆形或多边形斑块,大斑与眼球约同大。尾具暗青色横环70余条。腹面淡白,边区褐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暖水性底层魟类,栖息于近海沙泥质海底,主食贝类与甲壳类,冬季生活于深水处,夏季移栖于内湾浅水区,有时溯江而上,也可生活于淡水。

  2.暖水性大型魟类,栖息于近海底层,卵胎生。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我办发布于东海和南海。

  【鉴别】尾刺含1种多肽类的毒素。

  【性味】味甘;咸;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主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牙痛;癌症;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癌症 疮痈 疮痈肿毒 疟疾 软坚 软坚散结 散结 咽喉肿痛 牙痛


海鹞鱼尾刺的功效 海鹞鱼尾刺的用途 海鹞鱼尾刺可以治疗 海鹞鱼尾刺的用法 海鹞鱼尾刺的用量 海鹞鱼尾刺主要治疗 海鹞鱼尾刺能够治疗的疾病 海鹞鱼尾刺的用法 海鹞鱼尾刺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黄蜀葵茎

    “黄蜀葵茎”在《中药大辞典》 “黄蜀葵茎”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茎   【出处】江西《草药手册》   【拼音名】Huánɡ Shǔ Kuí Jīnɡ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茎或茎皮。夏、秋采收。
  • 红椋子

      【拼音名】Hónɡ Liánɡ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k [Cor- nus macrophylla Wal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
  • 海木

    “海木”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海木”在《中药大辞典》 “海木”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木   【拼音名】Hǎi Mù   【别名】鸡皮[傣语]   【来源】楝科鹧鸪菜Heynea trijuga Roxb.,以
  • 花苜蓿

    “花苜蓿”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苜蓿”在《中药大辞典》 “花苜蓿”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苜蓿   【拼音名】Huā Mù Xu   【别名】扁豆子、苜蓿草、野苜蓿   【来源】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
  • 海南砂仁

      【拼音名】Hǎi Nán Shā Rén   【英文名】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   【别名】海南壳砂仁、壳砂   【来源】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摘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