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海鹞鱼齿

海鹞鱼齿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海鹞鱼齿


海鹞鱼齿

“海鹞鱼齿”在《中药大辞典》

“海鹞鱼齿”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海鹞鱼齿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Hǎi Yào Yú Chǐ

  【来源】为魟科动物赤魟等的牙齿。

  【性味】《本草拾遗》:"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瘴疟,烧令黑,末,服二钱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鹞鱼齿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Hǎi Yào Yú Chǐ

  【英文名】Red stingray teeth

  【来源】药材基源:为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牙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syatis uarnak(Forskal)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取其牙齿,洗净,晒干。

  【原形态】1.赤魟,体盘亚圆形,平扁,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一般重1-2kg,大者可达10-20kg,体盘长达1m,盘宽比盘长约大1.2倍。吻短,稍突出。眼小,眼球红与喷水孔等大。口小,波曲,口底具乳突5个,中间3个较大。外侧乳突细小。牙细小平扁,铺石状排列。幼体较光滑,头后正中有1个扁平结刺。成体自头后至尾刺前有一纵行结刺,约20余枚,肩区外各具结刺一短行,红1枚。眼后具一小群小刺,尾上几个结刺较大而尖利。腹鳍后缘平直,前后角均钝圆。尾细长,为体盘长2-2.7倍。上下方均具膜,上皮膜短而低,下皮膜明显延长。体赤褐色或绿褐色,大者色较深,于眼前、眼下、喷水孔上侧和后部及尾的两侧呈赤黄色;腹面白色,近边缘外橙黄色。

  2.花点魟,体盘宽达1.5m以上,重100余kg。吻颇尖,相当突出眼颇小,稍突起,眼球比喷水孔稍小。口小,波曲,口底乳突4-7个,近中部2个最显着。牙细小,平扁,具横突,上颌30多纵行。腹鳍颇狭长,在雌体较短宽,里缘与后缘连合,外角圆钝。鳍脚平扁,后端颇尖。尾鞭状,很长,约为体盘长的3倍以上,上下皮膜幸免消失。具尾刺,在尾刺以前的尾部具一平扁鳞片狭带,尾刺后的尾部密被尖细鳞片。体背黄褐色或灰褐色,密具黑褐色圆形或多边形斑块,大斑与眼球约同大。尾具暗青色横环70余条。腹面淡白,边区褐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暖水性底层魟类,栖息于近海沙泥质海底,主食贝类与甲壳类,冬季生活于深水处,夏季移栖于内湾浅水区,有时溯江而上,也可生活于淡水。

  2.暖水性大型魟类,栖息于近海底层,卵胎生。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我办发布于东海和南海。

  【性味】无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截疟。主瘴疟

  【用法用量】内服:煅研末,1.5-2g。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瘴疟,烧令黑,末,服二钱。

  【摘录】《中华本草》

  • 相关书籍记载:
  • 《证类本草》:海鹞鱼齿

    治疗疾病: 截疟


    海鹞鱼齿的功效 海鹞鱼齿的用途 海鹞鱼齿可以治疗 海鹞鱼齿的用法 海鹞鱼齿的用量 海鹞鱼齿主要治疗 海鹞鱼齿能够治疗的疾病 海鹞鱼齿的用法 海鹞鱼齿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海螺

    “海螺”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海螺”在《中药大辞典》 “海螺”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螺   【拼音名】Hǎi Luó   【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   【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Rapana thoma
  • 花楸

    “花楸”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楸”在《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楸   【拼音名】Huā Qiū   【别名】马加木、红果臭山槐   【来源】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 Hedl.
  • 荷青花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Hé Qīnɡ Huā   【别名】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拐枣七、大叶老鼠七(《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荷青花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叶含有
  • 海石鳖

      【拼音名】Hǎi Shí Biē   【别名】石鳖、海八角毛、八节毛   【来源】药材基源:为陷板石鳖科动物红条毛肤石鳖、锉石鳖科动物函馆锉石鳖及多种石鳖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Lischke)2.Ischno
  • 荷花

      【拼音名】Hé Huā   【别名】莲花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大花蕾。6~7月采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将开发的花,阴干。   【性味】苦、甘,温。   【功能主治】祛湿,止血。用于跌损呕血,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