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冬里麻

冬里麻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冬里麻


冬里麻

“冬里麻”在《中药大辞典》

“冬里麻”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冬里麻

  【出处】《峨嵋药植》

  【拼音名】Dōnɡ Lǐ Má

  【别名】柳莓(《植物学大辞典》),水麻(《中国树木分类学》),水麻柳(《贵州植药调查》),水苏麻(《贵州草药》)。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2米。小枝缅,灰褐色,密被贴生短柔毛。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6~16厘米,宽2~3毫米,基部圆形或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具皱纹,下面密被白柔毛,基出3脉,侧脉5~6对;叶柄长3~6毫米,具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比叶柄长。小穗球形头状,再组成稀疏的聚伞花序;花单性,雄花花被4裂,雄蕊4,苞片较萼片长;雌花花被片4,合生。瘦果多数,集成球状,花被肉质,橙黄色,直径7毫米。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溪涧边或林缘隙地。分布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台湾等地。

  【性味】甘,凉。

  ①《贵州植药调查》:"酸涩,平。"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

  ①《峨嵋药植》:"发表。"

  ②《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痞毒。"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小儿急惊风:水麻柳嫩尖十个,葱一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水麻柳、红禾麻根各一两,煎水服,并洗患处。

  ③治咳血:水麻柳嫩尖一两,捶取汁,兑白糖服。

  ④治无名毒疮:水麻柳根一两,家麻根五钱捣缄敷患处。(选方出《贵州民间方药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冬里麻

  【出处】出自《峨嵋药植》

  【拼音名】Dōnɡ Lǐ Má

  【别名】红烟;柳梅;水麻根;水麻柳;水苏麻;大水麻;水麻秧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J.Chen[D.edulis auct.non(Sieb.et Zucc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1-3m。小枝细,密生短伏毛。叶互生;叶柄长3-6mm;叶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密生小牙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白色短绒毛;基生脉3条,侧脉5-6对。雌雄异株;花序通常生叶痕腋部,有短梗,常两叉状分枝,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形花簇;雄花花被片4,长约1.5mm,雄蕊4;雌花簇直径约2mm。果序球形,直径达7mm,瘦果小,宿存管状花被橙黄色,肉质。花期4-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或低山溪边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嫩茎枝短细,顶端常有小芽,灰褐色,密生短毛。叶皱缩,展平后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16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密被白色毛,侧脉5-6对;叶柄长0.3-1cm,有短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气微,味微甜。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疏风止咳;清热透疹;化瘀止血。主外感咳嗽;咳血;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跌打伤肿;妇女腹中包块;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峨嵋药植》:发表。

  2.《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疮毒。

  3.《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出血 跌打伤 跌打伤肿 毒疮 发表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炎 化瘀 化瘀止血 解表 解热 惊风 咳血 利湿 麻疹 麻疹不透 祛风散寒 散寒 疏风 透疹 外伤出血 治跌打 止咳

冬里麻


冬里麻的功效 冬里麻的用途 冬里麻可以治疗 冬里麻的用法 冬里麻的用量 冬里麻主要治疗 冬里麻能够治疗的疾病 冬里麻的用法 冬里麻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点头菊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Diǎn Tóu Jú   【来源】为菊科植物点头菊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5厘米。根茎短,有宿存残叶基。叶根出,具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全缘或具微锯齿。头状花序常弯垂,2~5个排列成总状花序,
  • 地黄叶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Dì Huánɡ Yè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片。   【功能主治】治恶疮,手、足癣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或揉搓。   【附方】治恶疮似颊者:地黄叶捣烂日涂,盐汤先洗。(《千金方》
  • 单花芥

      【出处】本品系《晶珠本草》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称索洛嘎保。历史详见索洛莫保(宽果丛菔)的记载。   附宽果丛菔 :《晶珠本草》记载:“索洛手扎,清肺热,治肺热病。共分为白、紫、红三种”。《蓝琉璃》记载:“紫色种,状如白色种,荚果细,状如莲瓣,以色分种。治肺热病。”《如意宝树》记载:“索洛嘎
  • 大花美人蕉

      【拼音名】Dà Huā Měi Rén Jiāo   【别名】美人蕉   【来源】药材基源:为美人蕉科植物大花美人蕉的根茎及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 generalis Bailey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
  • 豆腐皮

    “豆腐皮”在《中药大辞典》 “豆腐皮”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豆腐皮   【出处】《纲目》   【拼音名】Dòu Fu Pí   【别名】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   【来源】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