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滇地黄连

滇地黄连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滇地黄连


滇地黄连

  【拼音名】Diān Dì Huánɡ Lián

  【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鸡血散、小罗伞、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地黄连、思茅地黄连、小独根、火石五、岩桧、麻鸡翅膀、小岩三、小花药、小花叶子、矮陀陀、小野椒。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滇黔地黄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henryi Harm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滇黔地黄连 矮小灌木,高15-30cm。茎不分枝。奇数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连柄长5-7cm,被柔毛;小叶5-7,顶生小叶具柄,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7cm,宽1.5-3cm,先端渐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侧生小叶无柄,基部1对最小,先端浑圆或钝,通常全缘;中部的较大,卵形、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4.5cm,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齿。总状花序腋生,通常具2-3花,有小苞片;花白色,长达3cm;花梗长0.5-2cm;被长柔毛;萼片5裂达基部,裂齿披针形,外被长柔毛;花瓣5,与雄蕊管合生,上部分离,雄蕊的花丝筒先端撕裂状,花药10;子房被长柔毛。蒴果扁球形,径5-8mm,被柔毛,基部有宿存萼。种子淡褐色,表面下凹。花期5-6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截疟。主感冒发热;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胃痛;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研末,每次1.5-3g; 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不宜多服。脾胃虚寒及孕妇慎服。 《云南中草药》:“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多。忌豆类、荞面。”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发热 风湿疼痛 感冒 感冒发热 截疟 疟疾 祛风通络 疼痛 通络 胃痛 行气 行气止痛


滇地黄连的功效 滇地黄连的用途 滇地黄连可以治疗 滇地黄连的用法 滇地黄连的用量 滇地黄连主要治疗 滇地黄连能够治疗的疾病 滇地黄连的用法 滇地黄连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大独脚金

      【拼音名】Dà Dú Jiǎo Jīn   【别名】小白花苏、干草   【来源】玄参科独脚金属植物大独脚金Striga masuria (Buch.-Ham.)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
  • 杜仲藤叶

      【拼音名】Dù Zhònɡ Ténɡ Yè   【别名】藤杜仲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和毛杜仲藤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rah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Ecdysanthera micranthaA.Dc.]2
  • 地丁

      【出处】《本经逢原》   【拼音名】Dì Dīnɡ   【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
  • 冬葵子

    “冬葵子”在《中药大辞典》 “冬葵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   【出处】《本经》   【拼音名】Dōnɡ Kuí Zǐ   【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
  • 都拉鸢尾

      【别名】都拉、扁竹兰   【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