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大良姜

大良姜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大良姜


大良姜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Dà Liánɡ Jiānɡ

  【别名】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根茎。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高良姜,又名:红豆蔻花(《桂海虞衡志》)。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淡棕红色。叶几无柄;叶片狭长椭圆形,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缘厚膜质具纤毛,下面被疏毛或无毛,叶舌不明显或呈短三角状卵形。顶生疏松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总苞片线形,长约18厘米,宽约2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小花梗直立,被短柔毛;小苞片狭长圆形,长7~20毫米;花萼筒状,长4~8毫米,3裂;花冠筒状,长约1厘米,裂片3,线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先端兜状;唇瓣匙形,长约2.2厘米,内曲;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纵条纹;侧生退化雄蕊1枚,针状,花药的药隔顶端具尾状附属物,花丝纤细扁形,长约1.5厘米;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略膨大,先端下陷,具缘毛。肉质蒴果,矩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9毫米,花萼宿存,熟时红色。种子1~5枚,芳香。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溪旁及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产广西。

  【性状】干燥根茎呈圆柱状,多分枝,长8~12厘米,径2~3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具纵皱,有波浪形的淡黄色叶痕,形成环节,节间长3~6毫米,根茎下侧有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皮部占2/3,内皮层明显,维管束星点可见。木部常与皮部分离,色较深。气芳香,味辛辣。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冷及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备注】本植物的果实(红豆蔻)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治疗疾病: 气痛 散寒 吐泻 胃气痛 温胃 心胃气痛


大良姜的功效 大良姜的用途 大良姜可以治疗 大良姜的用法 大良姜的用量 大良姜主要治疗 大良姜能够治疗的疾病 大良姜的用法 大良姜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杜仲叶

      【拼音名】Dù Zhònɡ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采收和储藏:秋末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幼
  • 大绿藤

    “大绿藤”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绿藤”在《中药大辞典》 “大绿藤”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绿藤   【拼音名】Dà Lǜ Ténɡ   【来源】葡萄科大绿藤Parthenocissus laetevire
  • 丁香露

    “丁香露”在《中药大辞典》 “丁香露”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丁香露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Dīnɡ Xiānɡ Lù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   【性味】气烈,味微辛。
  • 地锦苋

    “地锦苋”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地锦苋”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   【别名】地锦草   【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化学成份】全
  • 地柑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拼音名】Dì Gān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Globulebearing Pothos   【别名】葫芦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地柑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hos p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