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赤楠

赤楠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赤楠


赤楠

“赤楠”在《中药大辞典》

“赤楠”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赤楠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别名】牛金子(《植物名实图考》),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中国经济植物志》),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海南植物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原形态】灌木,高1~6米。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对生,偶有3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3厘米,宽0.5~3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4.5厘米;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瓣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6~10毫米,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灌木丛中和峡谷溪旁。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

  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

  ③《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附方】①治浮肿:赤楠根皮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小儿盐哮:赤楠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楠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拼音名】Chì Nán

  【英文名】Root of Boxleaf Syzygium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中,洗净,切片,晒干。根皮,在挖取根部时,及时剥割,切碎,晒干。

  【原形态】赤楠,灌木,高1-6m。茎多分枝;树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叶革质,对生,偶有3片轮生,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3cm,宽0.5-3cm,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羽状侧脉细小,下面隆起,无毛,具散生腺点,叶具短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4.5cm;花白色;萼倒圆锥形,裂片4,短而钝;花瓣4,分离;雄蕊多数。浆果卵圆形,径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疏林或灌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的气候。适温30℃时生长迅速,稍耐寒。以土层深厚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果实呈紫黑色时采收,除去果皮,把种子晾子,放布袋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3月播种育苗。按行距35cm开沟,深5cm左右,每隔5cm播1颗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浇水。当苗高50-60cm时,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穴定植。

  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cm左右时,追施腐熟人粪尿,以后每月追肥1次。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施以堆肥或厩肥,每次在植株旁开沟施入,施后培土。

  【性味】味甘;微苦;辛;性平

  【归经】归肾;脾;肝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喘;散瘀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

  2.《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

  3.《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喘咳 跌打 跌打损伤 跌打肿痛 风湿 风湿痛 浮肿 肝炎 睾丸炎 火伤 火烫伤 健脾 健脾利湿 结石 痢疾 淋浊 利湿 尿路结石 平喘 散血 散瘀 散瘀消肿 疝气 水火烫伤 烫伤 消肿 痈肿 痔疮 肿痛 子宫脱垂

赤楠


赤楠的功效 赤楠的用途 赤楠可以治疗 赤楠的用法 赤楠的用量 赤楠主要治疗 赤楠能够治疗的疾病 赤楠的用法 赤楠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刺鸭脚木

      【别名】掌叶木、七加皮、鸭脚罗伞、空壳洞   【来源】五加科刺鸭脚木Brassaiopsis glomerulata (Blume) Regel,以根、树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   【性味】甘、微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
  • 楮皮间白汁

    “楮皮间白汁”在《中药大辞典》 “楮皮间白汁”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楮皮间白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
  • 长节珠

      【拼音名】Chánɡ Jié Zhū   【别名】金丝藤仲、银光杜仲   【来源】夹竹桃科长节珠Parameria laevigata (Juss.)Moldenk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云南。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散瘀止痛,消炎。主
  • 长梗千里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拼音名】Chánɡ Gěnɡ Qiān Lǐ Guānɡ   【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   【别名】野青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
  • 醋林子

      【拼音名】Cù Lín Zi   【别名】红檬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Thunb.)Maxim.[Crataegus glabr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