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草威灵

草威灵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草威灵


草威灵

“草威灵”在《中药大辞典》

“草威灵”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Cǎo Wēi Línɡ

  【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威灵、铁脚威灵(《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黑升麻、小黑根(《云南经济植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的根。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短。茎圆柱形,淡红色至紫褐色,密生锈色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密被锈色柔毛。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花黄色。总苞片数列。瘦果有4~5棱,具刺状冠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路旁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温。"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寒,消积滞,通经络。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胃痛,体虚多汗,感冒咳嗽,风湿脚气。

  ①《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②《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两;酒煎或炖肉。

  【附方】①治冷寒攻心,面寒背寒,肚腹冷疼,痞(块)坚硬(满腹膨胀):葳灵仙三钱,香白芷三钱,赤地榆四钱,杏叶防风五钱,吴萸二钱,茶匙草五钱,过山龙一钱(酒炒)。用好酒二斤煎,热服二杯,止痛。(《滇南本草》)

  ②治伤食,结滞胃中不消,日久面黄肌瘦,胸膈膨胀,肚大青筋,或时作泄,乍寒乍热,肢体酸困:葳灵仙三钱,砂糖三钱。点水酒服之。(《滇南本草》)

  ③治头晕盗汗:黑根二两。炖肉或煎蛋吃。(《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背寒痛不可忍:葳灵仙三钱,夏枯草五分。煎汤冲烧酒服。(《滇南本草》)

  ⑤治冷汗不止:黑根三两。蒸鸡蛋或瘦肉吃。(《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脚湿气,脚边肿痛,经络痛,步履难行:葳灵仙三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备注】本品在云南作威灵仙的代用品。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威灵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Cǎo Wēi Línɡ

  【英文名】Root of Veined Inula

  【别名】威灵仙、小黑药、铁脚威灵、铜脚威灵、黑威灵、黑根、草灵仙、黑升麻、小黑根、威灵菊、黑根药、乌草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nervosa W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显脉旋覆花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根茎粗短,密生多数根;根肉质,暗褐色,粗1.5-3mm。茎直立,单生或少数簇生;全部被开展的、上部被极密的具疣状基部的黄褐以一筹莫展硬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细长分枝。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基部叶较小;下部和中部叶长5-10cm,宽2-3.5cm,下部渐狭成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有浅或明显的锯齿,上部急狭,先端稍尖,两面有基部疣状的糙毛,但叶脉在下面具开展的长密毛,侧脉4对,几与下部叶缘平行;上部叶小,无柄。头状花序在枝端单生或少数排列成伞房状,径1.5-2.5cm,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长6-8mm;总苞片4-5层,外层稍短,椭圆状披针形、被长糙毛,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紫红色,具柔毛和缘毛;舌状花较总苞片2倍,舌片白色,长8-9mm,线状椭圆形;管状花花冠毛5-6.5mm,黄色,有尖卵圆三角形裂片;冠毛白色,后稍带黄色,均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圆柱形,有细沟,长2-2.5mm,被绢毛。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地区杂木林下、草坡和湿润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根状茎短,不规则形,上有多数茎的痕迹,并着生许多棕色毛茸或者没有毛茸;下有10数条须根,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长约10-20cm,直径1-3mm,常扭曲,具皱纹。易折断,断面有淡黄色的心(木质部),常从形成层处与皮部分离。味香略苦。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主风湿疼痛;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

  2.《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4.《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治感冒,咳嗽,高热。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补气 补气血 除湿 风湿 风湿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 腹胀 感冒 感冒咳嗽 高热 关节炎 脚气 开胃 咳嗽 利水 利水除湿 气痛 祛风 祛风湿 祛痰 食积 食积腹胀 疼痛 通经络 脘腹冷痛 胃痛 消化不良 消积 消积滞 消积止痛 腰腿痛 噎膈 止汗 止咳 止咳祛痰 止痛

草威灵


草威灵的功效 草威灵的用途 草威灵可以治疗 草威灵的用法 草威灵的用量 草威灵主要治疗 草威灵能够治疗的疾病 草威灵的用法 草威灵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草贝母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Cǎo Bèi Mǔ   【别名】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的鳞茎。夏、秋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鳞茎
  • 草胡椒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学杂志》。   【拼音名】Cǎo Hú Jiāo   【英文名】all-grass of Shiny Peperomia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草胡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pellucida (L.) Ku
  • 撑篙竹

      【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拼音名】Chēnɡ Gāo Zhú   【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   【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 草木樨

      【拼音名】Cǎo Mù Xī   【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   【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截疟。用
  • 唇香草

    “唇香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唇香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唇香草   【别名】小叶薄荷   【来源】唇形科唇香草Ziziphora clinopodioides Lam.,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新疆。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