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鼻血草

鼻血草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鼻血草


鼻血草

“鼻血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鼻血草”在《中药大辞典》

“鼻血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

  【拼音名】Bí Xiě Cǎo

  【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

  【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M. parviflora Benth. non. Salis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吐血,鼻出血,麻风,皮肤瘙痒,疥疮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鼻血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Bí Xiě Cǎo

  【别名】红活美(《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滇荆芥的全草。夏、秋季采,晒干。

  【原形态】滇荆芥,又名:蜜蜂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被柔毛。茎直立,四方形,略带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4.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轮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腋生,具花3~5朵,白色或淡黄色;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萼长钟形,萼管狭,2唇形,上唇3齿,下唇2齿,较上唇的齿狭而尖;花冠弯曲,2唇形,上唇直立,凹入,下唇扩展,3裂,内面疏生白毛;雄蕊4;花柱短,2裂。小坚果广卵形,平滑。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区的山坡向阳处草丛中。分布我国西南部至东部。

  【化学成份】Melissa属植物的叶含鞣质约5%,又含挥发油。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微温,味涩苦。"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治风湿麻木,大麻风,吐血,鼻出血,皮肤瘙痒,疮疹,癫症,崩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鼻血草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拼音名】Bí Xiě Cǎo

  【英文名】Axillary Balm, Herb of Axillary Balm

  【别名】土荆芥、红活美、小薄荷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滇荆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6-1m,被短柔毛。具地下茎。茎四棱形,具分枝。叶对生,叶柄长2-25mm,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长1.2-6cm,宽9-30m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钝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状圆齿,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靠近中脉两侧带紫色或伞部紫色,近无毛或仅沿脉被短柔毛。轮伞花序少花或多花,腋生;苞片小,具缘毛;花萼钟形,长6-8mm,外面被具节长柔毛,内面无毛、上唇3齿,齿短,下唇与上唇近等长,2齿,齿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长约1cm,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较长,内蒙,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花盘4裂。小坚果卵圆形。花期6-11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800m的山地、山坡、谷地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鼻衄;崩漏;带下;麻风;皮肤瘙痒;疥疮;蛇虫咬伤;口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捣绒塞鼻。

  【各家论述】《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治风湿麻木,大麻风,吐血,鼻出血,皮肤瘙痒,疮疹,癞症,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崩带 崩漏 鼻出血 鼻衄 虫咬伤 出血 带下 风湿 风湿麻木 疥疮 解毒 口臭 凉血 凉血止血 麻风 麻木 皮肤瘙痒 清热 清热解毒 瘙痒 蛇虫咬伤 吐血 止血

鼻血草


鼻血草的功效 鼻血草的用途 鼻血草可以治疗 鼻血草的用法 鼻血草的用量 鼻血草主要治疗 鼻血草能够治疗的疾病 鼻血草的用法 鼻血草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白叶藤

    “白叶藤”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叶藤”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叶藤   【别名】红藤仔、飞扬藤、胱皮藤、红丝线、扛棺回[海南]   【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白叶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
  • 柏树根

      【拼音名】Bǎi Shù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35m,胸围达2m。树皮淡褐色;大枝开
  • 斑竹花

      【出处】《重庆草药》   【拼音名】Bān Zhú Hu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   【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白猪栗根

      【拼音名】Bái Zhū Lì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夏、秋季剥取,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20-25m。树
  • 蓖麻子

    “蓖麻子”在《中国药典》 “蓖麻子”在《中药大辞典》 “蓖麻子”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蓖麻子   【拼音名】Bì Má Zi   【英文名】SEMEN RICINI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