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贝子

贝子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贝子


贝子

  【出处】《本经》

  【拼音名】Bèi Zǐ

  【别名】贝齿(《雷公炮炙论》),白贝(《日华子本草》),白海蚆(《简便单方》),白贝齿(《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或环纹货贝等的贝壳。5~7月间于海边捞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①货贝(《纲目》)

  贝壳小型坚固,略成卵圆形;壳长约2.8厘米,宽2厘米左右,高1~1.4厘米。背部中央高凸,两侧坚厚而低平,后方两侧有钝的结节;贝壳表面被珐琅质,有光泽,呈鲜黄色、黄白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具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细环纹。螺层完全为珐琅质遮盖,背线不明显。基都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内外两唇周缘,各有细白的齿约12~14个。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两侧伸展呈片状,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分枝的触手。头宽,吻短,触角长而尖,眼突出,位于触角的外侧;足部发达。

  生活于潮间带中潮区的珊瑚礁间,潮退后多隐藏在石块下及珊瑚礁洞穴内。分布南海一带。

  ②环纹货贝

  贝壳呈卵圆形,长约2.8厘米,宽约1.9厘米,高约1.3厘米。贝壳背部周围有一橘黄色的环纹,环纹内通常为淡灰蓝色或淡褐色,环纹外为灰褐色或灰白色。基部白色。壳口两唇缘齿各约12个左右。

  分布南海-带。

  【生境分布】产于海南岛、西沙群岛等地。

  【性状】全体略呈卵圆形,长约2.5厘米左右,宽1.5~2厘米,高1厘米余。表面光滑,黄色、黄白色、灰绿色。背部有横带及不明显的橘红色环纹,有的背部灰蓝色,周围有橘黄色环纹。壳口两唇周缘有齿12枚以上。质坚硬.气无,味淡。以个小、色白、壳厚、不碎者为佳。

  【炮制】贝齿:洗净晒干,捣碎。煅贝齿:取洗净的贝齿,置坩埚中,入炉火煅红,取出放冷,捣碎即成。

  《雷公炮炙论》:"凡使(贝齿)先用苦酒与蜜相对秤,二味相和,将贝齿于酒蜜中蒸,取出,却于清酒中淘令净,研用。"

  【性味】咸,凉.

  ①《本经》:"味咸,平。"

  ②《日华子本草》:"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治伤寒热狂,水气浮肿,淋痛溺血,小便不通,鼻渊脓血,目翳,痢疾。

  ①《本经》:"主目翳,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

  ②《别录》:"除寒热温疰,解肌,散结热。"

  ③《药性论》:"能破五淋,利小便,治伤寒狂热。"

  ④《海药本草》:"主水气浮肿及孩子疳蚀吐乳。"

  ⑤《纲目》:"治鼻渊出脓血,下痢,男子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宜先煎),2~5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附方】①治妇人热结成淋,小便引痛,或时溺血,或如小豆汁:贝齿一(二)两,葵子三两,石燕二两,滑石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研过,食前以葱白汤调下-钱。(《圣惠方》)贝齿散)

  ②治二便关格不通,闷胀:贝齿三枚,甘遂三铢。为末,浆水和服。(《肘后方》)

  ③治鼻渊脓血:贝子烧研,每酒服二钱,日三服。(《纲目》)

  ④治下疳阴疮:白海蚆三个,煅红研末搽之。(《简便单方》)

  ⑤治目中生息肉、肤翳,稍长欲满目,闭瞳子及生管珠:贝齿(烧末)七枚,真珠等分。上二味合治如粉,以注翳肉上,日三度。(《千金方》)

  ⑥治目风热亦,生肤翳:贝齿七枚(烧为末、细研),真珠一分(捣罗末、细研),龙脑(研)半钱。上三味合研如粉,每点如黍米大于翳膜上,日三度。(《圣济总录》贝齿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 相关书籍记载:
  • 《神农本草经》:贝子
  • 《本草纲目》:贝子
  • 《千金翼方》:贝子
  • 《本草经集注》:贝子
  • 《新修本草》:贝子
  • 《海药本草》:贝子
  • 《本草衍义》:贝子
  • 《本草蒙筌》:贝子
  • 《冯氏锦囊秘录》:贝子
  • 《医学入门》:贝子
  • 《证类本草》:贝子
  • 《得配本草》:贝子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贝子
  • 《名医别录》:贝子
  • 《本经逢原》:贝子

相关中药

  • 鸨肉

    “鸨肉”在《中药大辞典》 “鸨肉”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鸨肉   【出处】《饮膳正要》   【拼音名】Bǎo Ròu   【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   【原形态】大鸨,又名:独豹(郭璞),鸨(《饮膳正要》)。   
  • 白果

    “白果”在《中国药典》 “白果”在《中药大辞典》 “白果”在《中华本草》 《中国药典》:白果   【拼音名】Bái Guǒ   【英文名】SEMEN GINKGO   【别名】白果仁   【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
  • 白花油麻藤

      【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   【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补血,通经络,强筋骨。用于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月经不调,腰腿痛
  • 扁蒲扇

      【拼音名】Biǎn Pú Shàn   【别名】歧花鸢尾、扇扇草、白射干、白花射干、野鸢尾   【来源】鸢尾科扁蒲扇Iris dichotoma Pall.,以全草及根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华东、华北、西北。   【性味】苦,寒。有小毒。
  • 白茎鸦葱

      【拼音名】Bái Jīnɡ Yā Cōnɡ   【别名】猪尾巴、羊奶子、倒扎草、笔管草、水风、茅草细辛、独脚茅草   【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白茎鸦葱Scorzonera albicaulis Bunge,以根入药。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