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中药大全 > 白蒿花

白蒿花_中药大全


请输入要查询的中药:

根据所治疾病首字母查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白蒿花


白蒿花

  【拼音名】Bái Hāo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大籽蒿 一二年生草本,高50-150cm。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多分枝,茎、枝被类白色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4cm;下部与中部叶宽卵形或宽卵圆表,长4-8cm,宽3-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常再成不规则的则羽状全裂或深裂,小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10mm,宽1-2m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及苞片叶羽状全裂或一分裂,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6mm,具短梗,基部常有线形的小苞地,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3-4层,外层、中层背面被灰白色微柔毛或近无毛,中肋绿色,边缘狭膜质,内层膜质;花序托半球形,具白色托毛;雄花2(-3)层,20-30朵,花冠檐部具2-4裂齿,花柱线形,先端2叉;两性花多层,80-120朵,花冠管状,花药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叉形,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花、果期6-10月。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主痈肿疔毒;湿疮;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治疗疾病: 疔毒 解毒 敛疮 清热 清热解毒 湿疮 湿疹 收湿敛疮 痈肿 痈肿疔毒


白蒿花的功效 白蒿花的用途 白蒿花可以治疗 白蒿花的用法 白蒿花的用量 白蒿花主要治疗 白蒿花能够治疗的疾病 白蒿花的用法 白蒿花的详细介绍

相关中药

  • 霸王七

    “霸王七”在《中药大辞典》 “霸王七”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Bà Wánɡ Qī   【别名】万年炦、炦七。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
  • 白檀根

      【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拼音名】Bái Tán Gēn   【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
  • 白桂木根

      【拼音名】Bái Guì Mù Gēn   【别名】将军树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nitidus Trec.subsp.lingnanensis
  • 白屈菜

    “白屈菜”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屈菜”在《中药大辞典》 “白屈菜”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屈菜   【拼音名】Bái Qū Cài   【别名】山黄连、土黄连、牛金花、八步紧、断肠草[北京]   【
  • 白茅针

    “白茅针”在《中药大辞典》 “白茅针”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白茅针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Bái Máo Zhēn   【别名】茅苗(《本经》),茅笋、茅针(《本草拾遗》),茅锥(刘禹锡《传信方》)